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论文_公共图书馆信息扶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与相关概念
1.2.1 相关概念
1.2.2 文献综述
1.2.3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方法、内容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图
1.3.4 研究创新点
2 理论基础
2.1 社会认知理论
2.2 信息贫困理论
2.3 信息生产力理论
2.4 贫困治理理论
3 公共图书馆信息扶贫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3.1 公共图书馆信息扶贫影响因素中潜变量和观测变量的确定
3.1.1 潜变量和观测变量的概念
3.1.2 政策
3.1.3 资源
3.1.4 相关服务
3.1.5 专业人员
3.1.6 参与意愿
3.1.7 学术研究
3.1.8 绩效评估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与模型构建
3.2.1 研究假设
3.2.2 模型构建
4 四川省公共图书馆信息扶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4.1 四川省公共图书馆介绍
4.1.1 四川省公共图书馆的基本情况
4.1.2 样本发放情况
4.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2.1 问卷发放
4.2.2 问卷收集与整理
4.3 样本的基本情况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4.3.1 样本的基本情况
4.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4.4 调查表检验
4.4.1 信度分析
4.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4.5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4.5.1 验证性因子分析
4.5.2 模型拟合度分析
4.5.3 假设检验及结果分析
5 公共图书馆开展信息扶贫的对策与建议
5.1 国家层面
5.2 地方层面
5.3 公共图书馆层面
5.3.1 加强公共图书馆信息扶贫的自身建设
5.3.2 推动公共图书馆信息扶贫制度建设
5.3.3 重视公共图书馆信息扶贫的具体实践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文章摘要:目前,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展开,我国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取得了重要成绩,但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精准扶贫的重心逐渐由经济扶贫转向与文化信息扶贫共同开展。为此,国家提出实施信息扶贫、消除信息贫困的要求,让贫困地区在经济脱贫和生活脱贫的同时实现信息脱贫,是目前社会非常关注的一大研究课题。信息精准扶贫是全社会参与的、促进信息贫困地区信息化建设发展,以推动其经济发展的一种较为传统的扶贫形式。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社会信息化基地和信息服务机构,应当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贫困地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免费的信息服务。公共图书馆信息扶贫是推动信息精准扶贫进程的一大途径,因此研究公共图书馆参与信息扶贫的影响因素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完善了公共图书馆开展信息扶贫的理论基础,又为其参与信息扶贫实践提供了指导作用。本文以社会认知理论、信息贫困理论、信息生产力理论、贫困治理理论为基础,从政策、资源、相关服务、专业人才、参与意愿、学术研究这六个维度来探索对信息扶贫绩效的影响因素,形成本文的理论框架。在理论框架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构建公共图书馆信息扶贫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模型。对收集的调研数据利用SPSS和AMOS进行分析统计,并检验研究假设是否成立。利用SPSS和AMOS分析工具来统计调研数据,验证假设是否成立。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公共图书馆参与信息扶贫的过程当中,受专业人员影响最大,其次是政策、参与意愿和资源,最后是相关服务和学术研究。根据研究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优化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措施,提高信息扶贫的绩效提供借鉴和参考。